安徽网淮南频道讯“南走千兮北走万,长篇创作不及仙乡淮河岸。小说行”5月2日,赵匡在美丽的胤困研讨淮河之滨淮南潘集举行了徐国音长篇小说《赵匡胤困南唐》新书发布会暨作品创作研讨会。来自淮南的南唐南举专家学者们一同品评《赵匡胤困南唐》,品味发生在古淮南大地上的长篇创作风云际会。淮南市人大常委姚尚书、小说行淮南市文联主席杨天超、赵匡淮南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岳葆春、胤困研讨淮南市监察委员会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程晋仓、南唐南举淮南市委宣传部文教科科长宋颖春、长篇创作淮南市作协主席金妤、小说行潘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蔡士兵等领导出席本次研讨会,赵匡作者徐国音在会上介绍了创作心路。胤困研讨


淮南市人大常委姚尚书主持研讨会

淮南市文联主席杨天超

淮南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岳葆春

淮南市监察委员会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程晋仓

淮南市委宣传部文教科科长宋颖春
研讨会由姚尚书主持,南唐南举他表示,生活在蔡楚大地的小说家多有乡土情结,非常看重本土题材,徐国音无疑是其间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赵匡胤困南唐》以古淮南事写淮南,以淮南故事写淮南历史文化,特别是写淮南人物。他评价书中的故事情节用了六个字:“传说、传奇、传统,作者把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以及对家乡的热爱柔和到一起,演绎了一幕幕耐人寻味的画面。同时作者把流传甚广的传说用文字鲜活的纪录下来,勾勒出不同历史人物的立体形象,人物刻画各有特点,非常传神”。

《赵匡胤困南唐》作者徐国音

左:中国作协会员、淮南市文联原主席李思法
右:淮南市委党校教授王家运

淮南市作协主席金妤

安徽散文家协会副主席徐沛喜
专家、学者、评论家们就该书地域历史文化创作,展现本土文化自觉等方面进行讨论,研讨会气氛热烈。淮南市作协主席金妤认为,该书充分挖掘了淮南这片土地的古老楚文化、古淮南的传说、寿州地域文化,展示了淮南民间文学生生不息的希望。淮南市党校教授王家运评价《赵匡胤困南唐》地方色彩鲜明,写尽了淮南文化,并认为该书的创作开创了淮南民间文学的新天地。

研讨会的开展,一方面有助于深入了解《赵匡胤困南唐》的创作,促进文学交流,另一方面也将使此类带有地方特色与民间文化的小说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推动其发展。以文字为载体,将悠久地方传统历史文化挖掘出来并做好传承与发扬,将有利于淮南市文学创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丰婷/ 摄影报道)